济宁国投控股
  • 您的位置:MILAN.COM > 新闻中心 > 企业动态
  • 党建引领 文化赋能 场景升级——国投·麷街“多轮驱动”跑出城市更新“加速度”
    作者:JNGT时间:2025-04-01 09:18:31

      在济宁市任城区车站西路83号,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粮库正以崭新的姿态焕发活力。曾经的济宁市第一粮库,如今蜕变为集文化、商业、休闲于一体的沉浸式城市综合体——国投·麷街。国投·麷街隶属于米兰(中国)旗下的山东惠丰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,是济宁市首个大型城市更新项目。

      2015年,随着最后一袋小麦搬运出粮仓,济宁市第一粮库光荣地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。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济宁第一粮库,曾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,见证过计划经济时代粮票的繁荣喧嚣,也经历过市场经济转型的沉寂变迁。站在杂草丛生、门可罗雀的第一粮库大门前,济宁国投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虢洪增指出,“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,而是要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基础上,赋予其新的生命与活力。”国投公司摒弃短期既得利益,从利国利民、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,积极承担社会责任、彰显国企担当,创新性地将第一粮库打造成济宁人民的“城市文化会客厅”。惠丰集团锚定“走在前、勇争先”,在济宁国投的领导支持下,着眼做优资产盘活文章,围绕提升国有资产经营效益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,成功打造国投·麷街项目。2022年春天,挖掘机的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苏式仓廪,一场关于城市记忆的焕新之旅就此开启。

      党建引领,三级联动跑出城市更新“加速度”。“把党委会开到施工现场!”2022年5月,国投·麷街项目正式动工。面对238亩闲置厂房的盘活重任,济宁国投党委将“红色引擎”直接嵌入项目一线。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虢洪增多次带队深入施工现场,践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将党委会开在工地旁,现场调度解决难题,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、决策在一线形成、矛盾在一线化解,真正把项目工作从“纸上”落实到“地上”。

      “哪里有项目,哪里就有党组织!”惠丰集团以“支部建在项目上”的创新实践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。项目启动之初成立丰街公司党支部,惠丰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杨峰亲自挂帅,立下“不完成任务决不收兵”的军令状,带领党员干部成立“党员突击队”,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施工阵地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”的深刻内涵。

      “关键时刻,党员必须顶上去!”疫情封控期间,工地实行闭环管理,党员带头驻扎现场,协调解决材料运输、用工保障等难题,确保项目“零停工”。招商引资在线下拜访受阻的情况下,党员干部利用网络平台,打破地域限制,与商户进行高效沟通,通过“云洽谈”成功引进百余家品牌商户,涵盖餐饮、零售、娱乐等多个领域,确保签约过程顺利无阻。在开园倒计时阶段,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开启“白加黑”模式,加班加点、攻坚克难,全力冲刺确保项目如期开园。

      从破土到开园,365个昼夜,10余次现场党委会,100余件难题得以解决。2023年“4.29”开园首日,涌入10万游客,商户张老板望着自己小吃店排起的长龙感慨:“谁说国企项目慢,这开园速度堪比高铁!”

      转入运营阶段后,丰街公司党支部创新“三亮三比一争当”活动,设立党员示范岗,将招商谈判、商户服务等关键岗位交由党员骨干担纲。通过“党建+招商”模式,与众多国内知名品牌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,众多品牌商家纷纷入驻麷街,一年时间内招商完成率达85%。以党建引领诚信商圈建设,揭牌党群服务中心和‘暖新’服务阵地,构建政企商共建信用生态,打造“党建+信用”示范标杆,推动商户共治与消费升级,塑造区域诚信商业新地标。

      济宁国投党委坚持“三级联动、一线攻坚”工作机制,以“党建+”模式赋能重点项目建设,通过构建“党委统筹、支部攻坚、党员示范”的全链条责任体系,创新“党委会开在工地”“党员责任区全覆盖”“麷街党群服务中心”“麷街诚信商圈‘暖新’服务阵地”等举措,为国投·麷街项目建设注入强劲红色动能。

      文化赋能,千年文脉铸就城市记忆“新地标”。杂草丛生的铁轨变成文化长廊,斑驳的红砖墙化身艺术打卡地,废弃的储油罐幻化观影殿堂,国投·麷街的改造并非简单的商业开发,而是一次对城市文脉的深度挖掘与创造性重构。设计团队以“文化赋能”为核心,深度挖掘粮库60年历史记忆,完整保留54栋粮仓建筑肌理,让工业遗产与现代商业形成时空对话。将济宁深厚的儒家文化、太白文化、运河文化与原粮库的工业遗产巧妙融合,赋予园区独特的文化气质。南北轴线以运河文化为脉络,打造出一条叙事性商街,让游客在漫步中感受“因河而兴、因商而荣”的济宁运河记忆;东西轴线则以工业铁路景观为主线,保留老粮库的火车轨道与仓储建筑元素,形成独具特色的火车主题文化园区,打造沉浸式铁路文化体验区,唤醒人们对工业时代的怀旧情怀。这种“新旧共生”的设计理念,不仅延续了城市记忆,更让沉睡的工业遗产焕发新生。

      国投·麷街以节气为轴,打造“节日有主题、四季皆精彩”的民俗盛典,春节、元宵节、端午节、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开展“新春嘉年华”“花灯庙会”“国风盛典”“相约在麷街”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。园区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和文艺演出,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。举办儿童跳蚤市场、非遗市集,汇聚鲁西南剪纸、捏面人、吹糖人等20余项技艺,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参与。首次举办的火车与粮食文化绘画摄影展比赛,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共鸣,激发了广大市民的艺术热情,参赛作品创意纷呈,在社会上取得热烈反响。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更把国投·麷街IP运营推向新高度。

      近年来,国投·麷街先后入选山东省“双招双引”重点项目和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,入选山东省首批城市更新创新案例,上榜“山东省特色商业街”名单。2025年初,凭借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卓越表现和显著成效,国投·麷街成功入选山东省文旅产业赋能城市发展省级典型案例,成为济宁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。“工业遗存+文化赋能”的更新模式,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纷纷慕名而来。文化赋能带来的不仅是客流增长,更让国投·麷街成为济宁文化输出的新窗口。

      场景升级,业态丰富绘就时代发展“新蓝图”。“妈妈,快看!那里正在放熊大、熊二呢。”小朋友指着“落日影院”正在放映《熊出没》兴奋地说。“一个月没来,感觉麷街又发生了变化,那边新开一个主题餐厅,我们去尝一尝。”漫步在国投·麷街,每一步都能邂逅惊喜,麷街以持续迭代的新鲜感,让每位访客都流连忘返。

      麷街的吸引力不仅源于浓厚的文化底蕴,更在于其丰富的业态布局。为提升麷街园区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,为广大市民带来便捷的游玩体验,国投·麷街多次召开优化提升方案论证会,邀请市政领域专家及外部规划专家共谋发展良策。围绕丰富园区业态布局、优化硬件软件功能做好提升,通过激活园区商户盈利能力实现运营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。从景观绿植的“一草一木皆精品”,到商户服务的“一事一议求极致”,以商户获得感为标尺,构建“暖心、舒心、顺心、安心”的营商环境。

      麷街以“二轴、三中心”为规划框架,通过绿色景观带串联起不同功能分区,形成动静结合、古今交融的沉浸式消费场景。西北侧包含济宁站广场及“麷街市集”,同时聚焦运动休闲与娱乐体验,东北侧的“粮食广场”集合油罐光影秀、儿童乐园、精品超市等业态,南侧的“运河广场”主打精品零售与餐饮,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。从五星级智慧农贸市场到“1958”特色主题餐饮,从火车主题步行街到儿童娱乐天地,国投·麷街真正实现了“全龄友好”,让每位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消费休闲方式。同时,聚焦“夜间经济”,培育“24小时”全天候服务,打造城市消费新动力,累计举办了30多场大型营销活动,吸引客流千万人次,成为拉动区域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      麷街还创新建立了“万物互联、数据融通”的数字化管理系统,实现用户管理、场景管理、设施管理与商户管理的一体化运行,为营造和谐市场提供平台保障。以高质量服务引导商业内企业探索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商贸融合发展,提升商品消费和服务功能,打造济宁城市消费新品牌。

      国投·麷街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,生动践行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深刻诠释了“项目为王”的时代内涵,充分彰显了国有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顶梁柱作用,展现了新时代国企人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和勇挑重担的实干精神。未来,麷街将持续发挥独特优势,不断创新发展,“不负期待、不负热爱”,以极致的服务诚挚地欢迎每一位朋友到来!